近日,全國首個大規模近海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中廣核煙臺招遠400兆瓦海上光伏項目正式開工,標志著我國海上光伏電站正式邁入規;l展階段。
光伏發電從陸地到海洋的跨越,在山東成為現實。
該項目位于煙臺市招遠市北部的萊州灣海域,總規劃面積約6.44平方公里,由121個光伏子陣組成,是山東省首批競配的十個海上光伏項目場址中水深最深、建設難度最大、開發條件最復雜的場址。建成后,預計年平均發電量為6.9億千瓦時,等效年減少標煤消耗約20.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3.2萬噸,將為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
山東是國內首批啟動海上光伏項目的省份,進度最為靠前。
如何做好海洋開發這篇大文章?山東把經略海洋、建設海洋強省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統籌謀劃、全力推進。
山東的光伏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2016年底,山東累計光伏裝機量僅為4.55GW,排名遠低于新疆、甘肅等省份,幾乎是“小透明”般的存在。
隨著光伏治理采煤沉陷區的創新實踐和分布式光伏的大力發展,山東的光伏裝機量開始快速提升。國家公布2016年光伏領跑者技術基地名單,濟寧市、新泰市采煤深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占位兩席;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等開發模式的引入,實現了對采煤沉陷區的最大化利用和修復;分布式光伏布局策略因地制宜,以分布式唱主角,使得山東開啟了光伏裝機“狂飆”模式。
2023年9月底,山東以總量52.29GW的絕對優勢,連續保持全國累計裝機并網容量第一名。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并網容量為14.07GW,而分布式光伏裝機貢獻了38.22GW并網容量,位列全國第一。尤其是戶用光伏為24.48GW,同樣位列全國第一。山東這種因地制宜的光伏發展方式,可以說是中國光伏發展的教科書案例。
(關鍵字: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