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氣象組織 1 月 12 日的新聞公報,2023 年為174年觀測記錄中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極大。2023 年,全球經歷了極端高溫、強降水、洪水和迅速增強的熱帶氣旋等極端氣候事件。
近期中美兩國政府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中著重提出,“兩國計劃在《基加利修正案》下共同努力逐步減少氫氟碳化物,并致力于確保生產的所有制冷設備采用有力度的最低能效標準”。
根據《基加利修正案》的履約義務,從2024年起,中國氫氟碳化物生產和消費總量將被凍結,從2029年開始逐步削減氫氟碳化物生產和消費。2024年將是中國履約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面對“履約”與“雙碳”大考,中國制冷行業在節能減碳與制冷劑替代上如何答卷,化挑戰為機遇,成為行業關注焦點。
在此背景下,1月12日至14日,由中國制冷學會主辦的第一屆制冷節能降碳與制冷劑替代技術發展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相關政策制定和研究機構、國內外行業組織、高校、科研院所、制冷劑生產企業和制冷設備制造企業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圍繞制冷劑替代路徑、能效提升與制冷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關鍵問題的國內現狀與國際規則等話題開展了深入全面的交流與探討,旨在共同探索和實踐“中國路線”,在節能降碳與制冷劑替代上助推我國從“制冷大國”走向世界“制冷強國”。
作為中國制冷學會制冷節能降碳與制冷劑替代工作組委員,三花控股集團首席科學家黃寧杰博士與三花新能源熱管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高強博士受邀出席會議,并發表主題報告,參加圓桌會議分享觀點。
(關鍵字: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