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上半年,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柿竹園)針對產品市場疲軟與價格下跌及礦石品位下降所帶來的困境,通過創新與扎實工作,使入選礦石性質得到穩定、設備運轉率得到提高、回收率穩中有升,生產主產品鎢精礦折合量2920噸,產品產值達到10171萬元,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55.08%和53.66%,實現了產量、產值的時間過半,完成計劃過半的工作目標,企業抗風險能力得到了增強。
把握入選關
為扼制入選礦石品位的下降以及穩定礦石的可選性,柿竹園制定了限產、限時、限量的“三限”與增量、增速的“二增”配礦方案,即限制性質波動大的出礦點作業、限制各出礦點作業時間、限制品位較低礦點供礦量,增加品位相對富集礦點的出礦量以增加出礦金屬量、增快品質相對優良的礦塊掘進作業速度、增強掘進附產配礦作用,從而有效地優化了入選礦石的性質。上半年入選礦石綜合品位達到0.523%,高于原計劃的0.511%,既為選礦操作的順暢與產量的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礎,又探索到了低品位條件下科學配礦的方法與入選礦石性質優化的途徑。
強化現場關
公司進一步規范和強化操作流程,將崗位傳幫帶與技術專業業余培訓相結合,增強了員工的操作責任心與操作技能。圍繞提高設備運轉率,柿竹園從制度的執行與現場管理的強化兩方面入手,對設備維護保養制度、點檢制度的執行與考核,采用日查、日檢、日考與抽檢抽考結合的方式,將檢查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采用分片分區定人定機點檢、保養與專職巡回檢查結合的方式,確保故障的及時發現與處理。
建立故障與維修檔案,在利于維修質量跟蹤管理的同時為故障的分析提供基礎資料。上半年設備綜合運轉率較計劃提高1.3%,較上年同比提高了1.8%。按照5S要求進行物料的定置,生產現場更適應與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創新回收關
回收率是衡量礦山企業資源回收技術水平的指標之一。圍繞球磨機單位處理能力的提高,柿竹園加強鋼球投放比例,優化研究與濃細度監測,在確保礦漿滿足浮選工藝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提高單位時間礦石的添加量,F時磨機單位處理能力較之前提高了3%左右,年增處理量4萬余噸;針對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課題“低品位復雜難選鎢共生礦高效選礦技術與設備研究”相關成果在應用中的特點,結合入選礦石性質的變動趨勢,對鎢回收流程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提高鎢綜合收率近4%,而且優化后的流程也使得伴生礦物的選礦回收得到了改善。
夯實管理關
系統與嚴謹的管理是企業正常進行生產經營所必不可少的條件。為全面控制成本、降低費用支出,柿竹園成立了預算管理委員會,將成本、費用按控制程度與可操作性分解成自控與代控二類進行全面的預算管理,并對成本構成進行單成與主要材料定額雙重考核;定期進行經濟活動分析,對生產、經營管理過程進行剖析,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促進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高效進行;提升管理要素在勞動競賽中的考核比例,將成本管理、安全環保、節能降耗、現場管理、班組管理、職工隊伍建設等工作納入競賽評比,全面提高生產管理水平與組織能力。
措施的有效,工藝的創新,管理的加強,使入選礦石性質與品位基本達到了選礦工藝要求,選礦處理能力得到提高。上半年,柿竹園原礦處理量達到79.70萬噸,為年計劃的51.27%,鎢回收率達到66%,比計劃收率高出近2個百分點,品位的達標、處理量的增長與回收率的提高,為產量、產值的過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柿竹園 有色金屬 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