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山東省經信委獲悉,前三季度,全省工業生產企穩回升跡象明顯,但由于產能過剩等原因,省內工業品價格目前依然處于整體下降態勢,即使有價格轉暖也將是曇花一現。
來自該省經信委的數據顯示,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長11.4%,上半年同比增長11.3%,前三季度預計同比增長11.2%。從用電量上看,7、8、9月份全省工業用電量分別增長8.2%、19%和7.3%,增速分別比上半年加快2.5個、15.3個和3.6個百分點。從行業上看,省內輕工、紡織等消費類產品及機械、汽車、有色等行業適銷產品生產穩定增長,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載貨汽車等投資類行業呈現企穩回暖跡象,船舶、軌道交通行業新訂單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省內多數產品依然供大于求,工業品價格整體處于下降的狀況。從省內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看,一季度同比下降1.8%,二季度同比下降2.2%,1至8月份同比下降1.8%。目前,省內鋼鐵、鹽化工、煤化工、水泥、平板玻璃、石油煉化、工程機械等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鋼鐵行業產能利用在85%左右,水泥、平板玻璃、工程機械企業在80%左右,純堿和燒堿企業在70%左右,煉化企業在60%左右。分析認為,這些產能過剩行業一旦產品價格有回升跡象,企業就會相應增加生產,但由于整個行業產能總量大,將很快造成產品價格回落,價格轉暖或將是曇花一現。今后看,這些行業必然要經過過剩產能消化、淘汰的陣痛。
目前,省內工業企業還將面臨生產成本上升難題,企業降本增效難度大。今年前8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成本在去年同期提高18.9%的基礎上,又提高了13.6%,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1.4個百分點。同時,省內工業企業勞動力成本剛性上升,前三季度勞動工資及“五險一金”推動成本平均上升10%到20%。據測算,省內工業企業用工成本上漲占全部生產成本上漲的比重在35%左右。
(關鍵字:產能過剩 燒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