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河北省東南部,去年8月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批準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總投資266億元的22個循環化改造項目獲批,繼2010年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后,再添一枚“國字號”招牌。其最大意義在于,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因此成為滄州傳統化工產業“破繭”的鑰匙,一種全新的化工生產模式正在改變這個傳統化工重鎮。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在河北省及滄州市加快化工產業向沿海臨港,向專業園區集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背景下成立的,于2003年5月經河北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2006年3月,被評為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區;2009年7月,擴大規劃面積至26平方公里;2010年11月11日,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河北省第三家、滄州市唯一一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之初,通過科學發展規劃,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
開發區借鑒國內外先行園區的經驗,結合上;^、美國休斯頓、比利時安特衛普、新加坡裕廊等大型化工基地臨港而建、臨港而興的發展軌跡和歷程,并根據自身特點,委托上海同濟大學與德國斯圖加特大學聯合編制開發區總體規劃。發展建設過程中力求突出三大特色:(一)以石油化工、氯堿化工、煤化工和精細化工有機結合,協調發展,上下游一體化,資源配置合理,技術先進的產業特色;(二)以港口及化工液體碼頭為龍頭,鐵路、高速公路、倉貯管輸并舉,化工生產與進出口貿易并重的現代化物流集散特色;(三)以產品項目、公用工程、物流傳輸、環境保護與管理服務一體化的建設和管理特色。通過科學規劃為開發區規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經過多年積累,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厚積薄發,迎來產業大聚集區域大發展,區內已建成及正在建設的項目80多個,總投資600多億元。聚集了法國液化空氣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神華集團、中國化工集團、香港華潤集團、冀中能源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投資或參與建設的各類項目,以及與之配套的公用工程和物流專業公司。形成公用工程、大煉油、TDI、PVC、特種板材、水泥、高檔染料等以化工產業為主體,其他相關聯產業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
經過多年積累,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已投產項目包括:投資12.3億元的中國化工滄州大化5萬噸/年TDI項目、投資16.9億元的金;23萬噸/年PVC樹脂及其配套項目、投資1.5億元的河北建新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年產4000噸苯胺-2,5-雙磺酸單鈉鹽項目、投資3.5億元的瀛海香料公司4萬噸/年香精香料項目、投資3.9億元的河北臨港化工有限公司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項目等。
升級國家級開發區后,又有一批大項目開工建設或已建設完成,包括:投資40億元的河北正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尿素項目、投資360億元的旭陽煤化工集團己內酰胺系列項目及規劃項目,投資20億元的滄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10萬噸/年TDI項目已于2011年底建設完成。
化工是滄州市的主導產業,1995年被原化工部確定為全國第三座化工城,有包括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合成材料和精細化工在內的完整的生產體系,有冀中能源金;び邢薰、中化滄州大化、滄煉、華油等一批大型骨干企業,有PVC、TDI、合成氨、離子膜燒堿、原油加工等一系列有特色、有影響的產品,銷售收入、利稅占滄州市工業的三分之一以上。
同時,滄州是全國四大產鹽基地之一,年產原鹽200萬噸,是重要的化工資源。境內有華北和大港油田,加上朔黃鐵路、黃驊港和化工液體碼頭,發展化工產業的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天然氣儲備豐富,國家特大工程西氣東輸的陜京線經過滄州市。“西煤東運”的第二大通道和黃驊港口,提供了豐富的煤炭資源。
(關鍵字:PVC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