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鋼鐵生產廠家要求政府提高某些鋼材進口稅,即從目前的7.5%提至15%,旨在限制鋼進口。他們稱,為躲避進口稅,一些低級次產品被大量偽裝進口,對當地鋼廠造成一定的影響,其提價計劃亦受到制約。他們稱“我們不想成為被世界其它地區拒絕的這些鋼材的傾銷地。”
按照印度鋼鐵部統計,今年4-8月印度從中國鋼進口同比猛增71%,到95.27萬噸,成為印度最大的鋼來源國,占31%;從韓國和日本的進口也大幅增長,分別占21%和18%。韓國和日本因與印度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日、韓對印出口可免稅。
印度鋼鐵部對鋼廠的指控十分重視。據稱,最近印度財務部已向消費稅和海關中央委員會發出通知,繼續加強對進口電工鋼的管理,凡自未獲印度國家標準局(BIS)認證許可的供應商進口的冷軋晶粒取向硅鋼片和帶鋼不被接受。早在2012年,印度就尋求對進口的取向電工鋼質量加強管理,要求國內外電工鋼板供應商需經BIS的認證許可,此強制檢驗制度于2013年10月正式生效。
日前,我國武鋼生產的取向和無取向電工鋼產品已獲BIS的許可與批準,這標志著武鋼產電工鋼產品全面具備進入印度市場的資質。
(關鍵字:印度 鋼廠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