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7月13日公布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中國6月出口1.17萬億元,升1.3%,連續四個月增長,前值1.2%,預期0.3%;進口8633億元,下降2.3%,前值5.1%,預期降1.2%;貿易順差擴大12.8%至3112億元,前值3247.7億元,預期3230億元。6月進出口總值2.04萬億元,下降0.3%。
按美元計,中國6月進口同比(按美元計)-8.4%,預期-6.2%,前值-0.4%;中國6月出口同比-4.8%,預期-5%,前值-4.1%。中國6月貿易賬481.1億,預期456.5億,前值499.8億。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1.1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3%。其中,出口6.4萬億元,下降2.1%;進口4.73萬億元,下降4.7%;貿易順差1.67萬億元,擴大5.9%。
6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04萬億元人民幣,下降0.3%。其中,出口1.17萬億元,增長1.3%;進口8633億元,下降2.3%;貿易順差3112億元,擴大12.8%。
海關方面表示,外貿存在明顯的障礙。中國對外貿易面臨嚴峻的復雜的環境。將通過政策實施來推動貿易。
中國的進出口第二季度按季穩定下來。第二季度出口呈現正增長,進口降幅收窄。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第二季度進出口有所回升,出口呈現正增長、進口降幅收窄。上半年,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雖仍同比下降,但從季度情況看,有所回穩。其中,一季度,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下降6.9%、5.7%和8.4%。二季度,進出口、出口值分別增長0.1%和1.2%,呈現正增長;進口值下降1.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2個百分點。
二、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有所提升。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6.28萬億元,下降1.2%,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6.4%,比去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貿易方式結構有所優化。
三、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上半年,我國對巴基斯坦、俄羅斯、孟加拉國、印度和埃及等國出口分別增長22.5%、16.6%、9%、7.8%和4.7%。同期,我國對歐盟出口增長1.3%、對美國出口下降4.6%、對東盟出口下降2.9%,3者合計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46.4%。
四、民營企業出口占比繼續保持首位。上半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4.31萬億元,增長5.1%,占我外貿總值的38.7%。其中,出口2.99萬億元,增長3.6%,占出口總值的46.6%,超過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出口比重,繼續保持出口份額居首的地位;進口增長8.7%,延續了去年四季度的增長態勢。
五、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3.66萬億元,下降2.5%,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7.2%。其中,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增長4.8%,蓄電池出口增長2.7%,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7.4%。同期,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1.34萬億元,增長0.4%,占出口總值的21%。其中,紡織品、服裝、玩具和塑料制品出口增長,部分傳統產品依然具有競爭優勢。
六、鐵礦石、原油、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長,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持續低位但跌幅較一季度收窄。上半年,我國進口鐵礦石4.94億噸,增長9.1%;原油1.87億噸,增長14.2%;煤1.08億噸,增長8.2%;銅274萬噸,增長22%。同期,進口成品油1547萬噸,下降2%;鋼材646萬噸,下降2.8%。同期,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下跌8%。其中,鐵礦石進口均價同比下跌15.7%,原油下跌31.9%,成品油下跌21.4%,煤下跌20.1%,銅下跌15.7%,鋼材下跌9.2%,跌幅均較一季度不同程度收窄。
此外,上半年我國出口價格總體下跌3.2%,由此測算,今年上半年我國貿易價格條件指數為105.2,意味著我國出口一定數量的商品可以多換回5.2%的進口商品,表明我國貿易價格條件繼續改善。
面對嚴峻復雜的進出口形勢,海關將堅決貫徹落實穩定外貿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圍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深化改革,扎實工作,努力推進海關各項改革落地生根,著力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進出品下降存在兩個方面原因
截至今年6月份,我國的加工貿易進口、出口已經分別連續18個月和16個月下降。我們可以從國際國內兩個方面來分析:
從國際方面看,全球經濟低迷,外需不振是主要原因。另外,全球產業格局深度調整,我國加工貿易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放緩,產業和訂單轉出有所加快。近年來,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推動制造業回流,重塑制造業競爭新優勢。東南亞等一些發展中國家依托低要素成本,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我國制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的局面。
從國內方面看,企業綜合生產成本上升,傳統競爭優勢逐漸削弱,也是重要因素。但我們也看到,經過多年發展,加工貿易逐漸帶動形成了較強的國內配套產業鏈,內源化和本地化趨勢明顯,國內采購料件比例在上升,也是加工貿易業務縮減的原因之一。
今年上半年,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9.8%,拖累我國外貿進出口整體下降約3個百分點。今年初,國務院下發了《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穩定外貿增長、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我們相信,我國加工貿易將全方位參與全球價值鏈,不斷提高我國產業在價值鏈中的地位,繼續保持國際市場份額穩定和對外貿易的平穩發展。
(關鍵字:塑料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