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布雷銅礦(Cobre Panama)屬于巴拿馬人民,其未來若恢復運營,必須體現國家“強有力參與”。這一表態釋放出民族主義信號,表明政府準備在與加拿大礦商第一量子礦業公司的談判中爭取更大控制權。
科布雷銅礦曾是巴拿馬最重要的礦業投資項目,年產銅約35萬噸,約占該國GDP的5%。但由于合同合法性受到質疑,加之環保問題激發民眾抗議,2023年底該礦被法院裁定關閉,隨后巴拿馬政府終止其運營合同,引發與第一量子的法律與商業糾紛。
穆利諾政府上臺后,面臨國內外壓力,既要恢復對外國投資者的信任,又要回應公眾對資源主權的訴求。此次總統在談判前強化民族主義基調,旨在為后續爭取更有利條款打下輿論基礎。總統表示,談判已經啟動“必要的接觸”,但未透露更多細節或時間表。
業內人士指出,若談判能達成協議,不僅有望恢復重要的外匯收入,也將提振巴拿馬對外資的吸引力。然而,談判過程將異常復雜,涉及投資仲裁、環境保護、稅收分成及運營模式等多重議題。
在國際銅價處于高位背景下,巴拿馬希望利用礦產價值為國家爭取更多利益,同時重塑礦業監管模式,使其更加透明與可持續。穆利諾此舉也可能成為拉美資源國家調整資源治理政策的風向標,標志著“資源民族主義”在新一輪談判中的回歸。
(關鍵字: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