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r9n3r"><span id="r9n3r"><th id="r9n3r"></th></span></form>

      <address id="r9n3r"></address>

        <noframes id="r9n3r"><noframes id="r9n3r">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有色產業> 基本金屬> 市場動態> 國內動態>

        中美印精煉銅需求與產能投放在未來三年矛盾大積

        2017-3-14 8:47:53來源:中商網撰寫作者:
        • 導讀:
        • 3月14日報道;銅的冶煉原料可以分為礦銅和再生銅(廢銅),但是冶煉工藝不同導致二者不能混用,但是從冶煉廠商而言,在投建原生礦冶煉的同時會投建一部分再生銅冶煉,來保證在原生銅冶煉中產生的廢棄物能充分利用。
        • 關鍵字:
        • 中美印精煉銅需求

        3月14日報道;銅的冶煉原料可以分為礦銅和再生銅(廢銅),但是冶煉工藝不同導致二者不能混用,但是從冶煉廠商而言,在投建原生礦冶煉的同時會投建一部分再生銅冶煉,來保證在原生銅冶煉中產生的廢棄物能充分利用。

        從現有精銅的產量結構來看,自2010年以來,原生精煉銅與再生精煉銅產量保持穩定的比例,約為4.5:1,并不隨精煉銅總產量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可以假設冶煉環節銅的供給可以用礦銅的供給量乘以1.22來表示。

        國內市場方面,2017年國內有投產可能的冶煉銅產能約173.5萬噸,其中大概率投產的產能約103.5萬噸;2018年預期投產冶煉產能70萬噸(包含2017年大概率不能投產的產能);2019年預期投產的產能約為131.8萬噸(假設余下產能全部投產)。

        據不完全統計,

        預計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將迎來國內精煉銅產能投放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

        1、此前低銅價環境下,部分計劃在2016年投產的項目建設工期被推延,市場預期轉好之后,這部分在建項目有望在2017年投產;

        2、中資企業收購的海外礦山開始出礦,需要在國內建設與之匹配的冶煉產能,例如五礦水口山銅冶煉項目即對接的是五礦秘魯LasBambas銅礦項目,而中鋁東南銅冶煉項目則是對接中鋁秘魯的Toromocho銅礦項目;

        3、一些老舊產能需要升級置換,部分城市開展“退城入園”,企業順勢擴建了部分產能。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市場方面,2017年國內有投產可能的冶煉銅產能約173.5萬噸,其中大概率投產的產能約103.5萬噸;2018年預期投產冶煉產能70萬噸(包含2017年大概率不能投產的產能);2019年預期投產的產能約為131.8萬噸(假設余下產能全部投產)。

        預計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將迎來國內精煉銅產能投放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

        1、此前低銅價環境下,部分計劃在2016年投產的項目建設工期被推延,市場預期轉好之后,這部分在建項目有望在2017年投產;

        2、中資企業收購的海外礦山開始出礦,需要在國內建設與之匹配的冶煉產能,例如五礦水口山銅冶煉項目即對接的是五礦秘魯LasBambas銅礦項目,而中鋁東南銅冶煉項目則是對接中鋁秘魯的Toromocho銅礦項目;

        3、一些老舊產能需要升級置換,部分城市開展“退城入園”,企業順勢擴建了部分產能。

        海外市場方面,2017年預計投產的產能約3萬噸;2018年預計投產的產能為17萬噸。

        雖然智利、秘魯等國家表示將加快冶煉廠建設,但投資下滑仍然是制約產能擴張的關鍵。短期來看,由于這些國家前期開工建設的項目相對有限,2-3年內都很難看到增量的有效釋放。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總結出,2017-2019年預計新增冶煉產能分別為106.5萬噸、87萬噸和131.8萬噸,根據投產進度估算新增實際有效冶煉產能分別為67萬噸、108萬噸、86萬噸。

        下游需求:全球基建投資潮帶來長期需求增量

        銅作為重要的工業金屬,其需求與全球經濟狀況高度相關。但銅需求增長與GDP增長并非必然正相關,這里面主要涉及到不同國家的產業結構及經濟增長方式,一般而言,固定資產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等對銅需求的拉動作用相對較為明顯。

        目前來看,能夠貢獻需求增量主要來自中國、美國、印度以及“一帶一路”。

        (一)中國:雖然需求增速下滑,但高基數帶來的需求增量不容小覷

        過去10年由于以投資為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銅的需求大幅增長,截止到2015年,全球銅的需求結構中50%來自中國。

        雖然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轉型期,投資及出口在經濟增長中的占比將逐漸下降,中國城鎮化也基本告別了粗放式的發展階段,進入協調發展、以人為本的發展階段,但得益于中國銅消費需求的高基數,即使增速有所下滑,但其需求絕對增量不容小覷。

        根據有色“十三五”規劃,預計“十三五”期間精銅的年均需求增速為3.3%,年均對銅的需求增量在40-50萬噸左右。

        (二)美國:川普新政帶來久違的需求增量

        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發布有別于奧巴馬政府在任期間的經濟政策,特朗普預期施政的核心目的是讓制造業回流美國,通過減稅、向制造業傾斜的財政政策等方式,使美國制造業各要素成本下降,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進行基礎投資建設。

        制造業回流是對現有存量市場的競爭,對銅的需求增量影響有限,能夠產生增量影響的主要在于基建政策,特朗普計劃在未來10年內投資1萬億美元來重建道路、機場、橋梁、排水系統和電網等基礎設施。

        目前美國道路、機場、橋梁、排水系統和電網均比較老舊,確實存在基建投資需求。

        參照中國2008年4萬億投資,對美國的“4萬億”進行估算。2008年11月國務院會議決定在2009-2010年兩年間合計投資4萬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中國精銅消費量由2008年的510萬噸增加至2011年的733萬噸(考慮投資帶來的需求拉動存在滯后),三年間需求增量為220萬噸,即基建投資對銅的需求拉動為55噸/億元基建投資或350噸/億美元基建投資。

        而特朗普的基建政策為在任期內投資1萬億美元,對應的的銅需求量為350萬噸,年均需求增量35萬噸(假設特朗普任期10年),考慮中美兩國經濟結構、政策執行力度(美國多黨制、州政府自治程度高)、基建投資方向以及銅的消費結構(美國再生銅消費比例為30%左右)的不同,即使給予50%的折扣,那么年均需求增量也會在15萬噸左右。

        從時間節點上看,根據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執行進度,預計2018年后開始產生需求增量。

        (三)印度:破舊的基礎設施帶來銅的消費增量

        印度是人口大國,但基礎設施極其落后,電力短缺、交通擁擠問題亟需得到解決。

        目前印度人均GDP1600美元,相當于中國2005年的經濟水平,若比照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預計未來五年將進入基建投資發展高速期。

        印度目前精銅消費量為45萬噸,人均用銅量僅為0.35kg/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11kg/人,更遠低于中國人均8.25kg的用銅水平,低消費水平必然巨大的需求空間,保守預計到2020年,印度銅消費量將達到100萬噸。

        (四)“一帶一路”政策持續催化

        自2013年9月中國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以來,“一帶一路”戰略在領導人的大力推廣之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組織參與,并已與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今年5月,中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國家層面的持續大力推動將開啟新一輪對外合作大周期。

        在國際上,領導人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展積極的外交活動,營造良好的國際氛圍,為“一帶一路”的傳播和落地提供良好的環境。“一帶一路”戰略自提出以來,領導人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展積極的外交活動,總書記與總理的多次外交訪問有力地增強了“一帶一路”戰略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

        在國內,“一帶一路”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并納入“十三五”規劃,可預見其長期支持力度和推廣力度空前提升。五中全會把“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持提升至國家層面,有了長期規劃,大力增強國內建筑工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業務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建投資力度空前加強,對銅需求的拉動空前提高。

        “一帶一路”沿線上一共有68個國家,這些國家未來五年對基建潛在需求達4.25萬億美元,“十三五”期間累計對銅的需求拉動達1544萬噸。(假設:1、保守預測“一帶一路”國家未來五年GDP復合增速保持穩健增長;2、假設每年基建投資/GDP為合理的比例,參照中國90年代基建投資潮,基建投資/GDP為7%左右,因此假定將7%作為假設比例進行測算;3、參照中國09-10年4萬億基建對銅的拉動作用為350噸/億美元)

        2017-2019年預計全球精銅需求增量分別為67萬噸、84萬噸和71萬噸,同比增速分別為2.9%、3.5%和2.8%。

        2017年開始,由于新增冶煉產能的投放和銅精礦后續供給不足,銅精礦相對冶煉產能開始出現小幅短缺并有擴大的趨勢。2017年-2019年預計分別短缺8萬噸、34萬噸和27萬噸。銅精礦供應直接限制精煉銅的產量。

        預計2017年全球精煉銅供需開始失衡產生缺口,2017年-2019年分別短缺29萬噸、39萬噸和36萬噸。

        當然,目前4萬多這個價位,是否已經反映了整個短缺,還有待我們在往后的日子去驗證。

        (關鍵字:中美印精煉銅需求)

        (責任編輯:00570)
        行情快報
        行情匯總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有色產業頻道: 基本金屬 | 小金屬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東區B區8-1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4009008281
        亚洲一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