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鎳礦石供給國菲律賓以違反環保規定為由,建議關停更多礦場,引發全球鎳市場大幅上漲至一個多月的高點,國內鎳主力1701合約上漲至82090元/噸。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鎳消費國,鎳礦石基本依賴海外進口。業內不少分析人士預計鎳價上漲空間極大,通過以時間換空間,鎳價長期上漲可期。
大大超出市場預期
在耗時一個多月后,菲律賓政府日前公布了環保核查初步結果,宣布11座礦山“通過”政府環境法規審查,但是僅僅只有亞洲鎳業、全球鎳業和太平洋鎳業幾家公司下屬礦山獲得通過,其他鎳礦山基本上被列入建議暫時運營的名單。
“這大幅超出市場此前的預期。”機構分析師許海濱認為,后期菲律賓鎳礦石主產區的政策執行力度是關鍵,而政策執行力度的檢驗標準是菲律賓的鎳礦發貨和出口量。
許海濱表示,如果不能被有效執行的話,實際整頓并無影響。如果嚴格執行,鎳價仍會繼續上漲。
由于菲律賓新總統上臺后嚴查礦山,引發后續鎳礦供給減少預期,刺激鎳價不斷攀升,鎳價最高時較年初上漲近19%。而且,菲律賓鎳礦環保整治時間從6月開始至今仍然沒有結束跡象,也大大超出市場預期。
目前為止,菲律賓已關停30個鎳礦。根據去年產量,被暫時關停的礦場產量占菲律賓鎳礦石總產量的55.5%。
鎳礦短缺可能性大增
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最新數據顯示,鎳產業或由供應過剩轉入短缺。從2016年開始,鎳將出現供應短缺的情況,其中2016年供應缺口將達4.9萬噸,為近幾年的首次供應短缺。不過,目前國內鎳行業仍然處在基本全行業虧損的局面,鎳價也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最低價相當。
正因如此,業內不少分析人士預計鎳價上漲空間極大,通過以時間換空間,鎳價長期上漲可期。國內最大鎳生產企業金川集團董事長楊志強也在近期公開表示:“從上漲邏輯來看,近期的漲幅僅是長周期的開始和轉換,鎳價仍處中長期低點,投資價值可期。”
南華期貨分析師楊龍認為,雖然全球鎳供需過剩預期有逆轉跡象,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現貨貼水還未顯著收窄,全球現貨庫存壓力猶存。在菲律賓鎳礦政策推動下,滬鎳擺脫了之前的低估價值底部,產業鏈價格的過度扭曲已有所修正。不過近期鎳生鐵與鎳板價差拉大,特別是低品位持續上漲支撐純鎳價偏強,若菲律賓礦業審查關停更多礦山,在9~10月鎳礦進口不多的情況下,未來鎳礦的短缺可能性大增。
但是,對于持續進行的菲律賓環保核查能否繼續在短期影響鎳價走勢,仍然有不同的聲音。華泰期貨研究所鎳分析報告認為,此輪上漲從7.8萬起步,最高接近8.3萬,市場對菲律賓政策已給出5000元/噸的反應,實際上已經不小。而鎳價繼續上行的條件則需要兩個,一個是菲律賓嚴格執行關停政策,另一個是印尼低品位鎳礦出口不能放松。只要有一個不成立,鎳礦供應都不會構成真正的緊張局面,鎳價就難以持續上漲。
(關鍵字:鎳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