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聯邦儲備銀行(央行)和英國央行本周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分別將在3日和5日公布利率決議。受刺激國內經濟增長需求和全球貨幣政策步調不一的影響,兩大央行可能維持利率不變。
寬松預期不減
路透社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澳央行在此次議息會議上仍會維持利率在紀錄低點2%不變。此前澳央行已連續5個月維持利率不變。
不過,通脹數據走低提高了市場對澳大利亞央行年內降息的預期。市場人士越來越多地呼吁澳大利亞實施進一步寬松,將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創紀錄低位的1.75%。
澳大利亞日前公布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消費者價格僅上漲0.5%,低于市場機構此前做出的上漲0.7%預期。澳大利亞第三季度年化通脹率為1.5%,低于澳大利亞央行2%至3%的目標區間。美國《巴倫周刊》稱,第三季度澳大利亞通脹率跌至三年來的低點。
最新利率互換價格指數顯示,澳大利亞此次降息的概率由上周的28%上升至44%。
10月30日,風險評估公司Moody's Analytics指出,“低通脹預期,再加上新一輪全球貨幣政策寬松的到來,將迫使一直靜觀其變的澳大利亞央行決定提振國內需求,同時還會令澳元承受下行壓力。”
對于英國央行的最新動向,英國《衛報》指出,受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加大、國內經濟數據不及預期的影響,多數經濟學家預測此次央行仍會維持利率在紀錄低位0.5%不變。
英國國家統計局10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第三季度GDP季率初值增長0.5%,年率初值增長2.3%,不及預期。一些分析師認為,第四季度英國經濟增速或繼續放緩。市場人士預計,英國直到2016年晚些時候才會加息。
貨幣政策分歧漸多
市場對于央行決策的分歧近來漸大,尤其是調整時點方面。
過去一年,澳元對美元匯率貶值近25%。與此同時,大量跡象顯示,澳央行的刺激性貨幣政策及低匯率助推了該國非礦業部門的經濟增長。房地產建設及投資、服務業等發展良好。但市場對澳央行的下一步行動發生意見分歧,很難預測12月份該行將會把利率設置在何種位置。
法國興業銀行(行情15.11 -1.05%,咨詢)的經濟學家認為,目前澳大利亞將會避開降息。在10月30日發布的報告中,這些經濟學家表示,“兩件事情拉高了澳大利亞央行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第一,澳大利亞大型銀行已經將抵押利率上調15至20個基點。第二,第三季度通脹率意外下行。然而,我們認為,眼下澳大利亞央行并沒有足夠大的動力來將利率下調至更低的水平。”匯豐經濟學家在10月30日的報告中也寫道,澳大利亞決策者不會忙著降息。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中則出現了提出加息的聲音,對金融危機以來維持6年的利率進行調整。一些委員還表示由于英國受新興經濟體增長減速的影響有限,將早做準備加息。
多國謹慎觀望
低通脹數據增加了多國年內降息的呼聲,但包括美聯儲在內的主要央行日前均維持利率不變,一定程度促使多國維持謹慎觀望的態度。
上周,美聯儲一如市場預期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歷史低點,自2008年以來已近七年按兵不動。日本央行公布利率決議,維持貨幣政策不變,承諾繼續以每年80萬億日元的速度擴大基礎貨幣,符合預期。歐洲央行也在維持負利率不變的基礎上,暗示未來可能進一步擴大資產購買的規模。
美聯社文章指出,全球需求疲弱、通膨率極低以及石油、鋼鐵等供給過剩均是壓低利率水平的主要原因。利率維持在空前低位十分合理,全球多數主要經濟體表現仍然疲弱,若無超低利率環境的話,經濟恐疲弱到難以增長的地步。
受此影響,除了澳英兩大央行,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政策也可能追隨“觀望”態勢。本周泰國和馬來西亞央行也將公布利率決議。
泰國內閣9月份已公布1300億泰銖刺激經濟措施。泰國央行行長日前也表示,該國整體上還沒有到令人擔憂的情況,并且相信實施目前的金融政策有助于經濟發展,顯示泰國央行在進一步降息的問題上會持保留態度。
馬來西亞央行也已連續七個月將隔夜政策利率維持在3.25%,雖有調整空間,但市場對政策變動的預期不強烈。
(關鍵字:利率 澳大利亞 英國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