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聚丙烯行業仍處于快速擴張區間,國內產量提升明顯
我國聚丙烯工業化開始發展于1971年,但初期主要是通過從歐美及日本等多家企業引進相關工藝裝置。直到80年代后我國化工企業才采用國產技術及催化劑進行了一批小規模聚丙烯裝置的建設。隨后90年代后我國聚丙烯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目前我國當下仍處于聚丙烯行業快速擴張區間。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我國聚丙烯新投產裝置總計約達500萬噸/年以上,產能增速超過到20%,這也是繼前年之后,再次迎來投產高峰期。而2024年,預計擴能規模在880萬噸/年以上。屆時我國聚丙烯年產能或將達到4857萬噸/年,產能增速將連續創新高。
二、我國聚丙烯行業終端剛需偏弱,市場供需矛盾逐步凸顯
2017-2022年我國聚丙烯需求量持續增長,平均復合增長率為8.82%。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聚丙烯總需求量約為3408.11萬噸,同比增長0.05%。
但進入2022年來我國聚丙烯需求增速就難以匹配超高供應增速。與此同時在當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宏觀背景下,下游企業擴張意愿降低,獲得投資機會減少。加之終端產品消費不振,聚丙烯下游企業受到對前景的擔憂,也紛紛加入了低負荷運行隊伍。
雖然2023年國家積極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消費。其中 雖然家電補貼、新能源汽車減免購置稅等政策直接利好于聚丙烯消費,但聚丙烯主力下游企業普遍經營操作穩重,對市場信心不強。塑編、注塑以及BOPP膜等聚丙烯主力下游2023年月均開工率分別為41.65%、57%和61.80%。工廠訂單增量有限,實質上對聚丙烯需求端形成拖累。
此外出口方面,雖然我國聚丙烯行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加強,但2023年由于海外接盤能力不足,同時由于匯率、關稅、海運費等因素干擾,聚丙烯出口增長緩慢,全年出口量僅有137萬噸左右。年內出口窗口期普遍表現短暫而零散,難以實現大幅放量。
三、我國聚丙烯行業進口依賴度逐年降低
近年得益于我國聚丙烯行業生產不斷擴張,我國聚丙烯進口依賴度開始逐年降低。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聚丙烯行業進口依賴度降至5.6%,產能基本滿足國內供給。長期看,隨著國內投產裝置增多,聚丙烯供應缺口逐漸縮小,未來出口性趨勢明顯,中長期來看將由凈進口轉為凈出口。
(關鍵字:聚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