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3日發布通知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7年6月23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50和240元。這是我國成品油價格年內第六次下調,也實現了油價“二連跌”。
從調幅來看,本輪汽油價格下調幅度達到年內最大,柴油價格則刷新了年內最大降幅。此前,今年我國成品油調價降幅最大的一次發生在5月11日24時,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了250元和235元。
本輪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早在市場預期之中。近期國際油價不斷下挫,紐約油價最低跌至每桶42美元附近,布倫特油價一度跌破每桶45美元,二者均較今年上半年創出的高點下跌了20%以上。
由于近期國際油價持續走低,在成品油調價尚未落地之時,國內煉廠汽、柴油批發價就已經節節敗退,汽、柴油批零價差增大,加油站的理論利潤空間增加。據了解,目前有的民營加油站汽油最高理論零售利潤在每升2.2元以上。不過市場競爭依舊激烈,加油站降價促銷活動頻繁。
本輪成品油調價是今年我國第十二輪成品油調價,至此,今年以來我國成品油價格共經歷了四次上調、六次下調、兩次擱淺,總體而言,油價跌多漲少,汽、柴油價格累計分別下跌了每噸605元和580元。
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出現辦法規定的特殊情形時,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
本輪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落地之后,按照成品油定價機制,新一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將于7月7日24時到來。不過,近期國際油市鮮見利好消息,短期內油價或難改疲弱態勢,市場對后期調價方向依然看跌。
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正處于減產協議中的歐佩克5月原油日產量增加了29萬桶至3208萬桶,創今年最高。主要原因是利比亞有減產豁免權,其5月原油產量達每日80萬桶,創2014年以來最高。同時,報告預計非歐佩克原油產量增幅將更加迅猛。預計今年非歐佩克產油國原油產量將增加每日70萬桶,預計明年產量將增加每日150萬桶,而明年需求僅增長每日140萬桶,顯然未來供過于求的失衡狀態將進一步加劇。
隆眾石化網原油分析師李彥表示,以當前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開局將呈現下調態勢,對應的下調幅度在每噸150元附近,意味著后市可能繼續趨跌。
李彥說,近期國際原油市場利空壓頂,歐佩克減產前景遭遇質疑,美國頁巖油持續增長,全球庫存高位難下。而美國夏季出行高峰帶來的利好還不算明顯,市場亦缺乏俄羅斯和沙特的積極言論,預計短期內國際油價疲軟難改,因此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下調的概率較大。
(關鍵字:國內 成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