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表示,由于美國經濟復蘇腳步漸穩,且歐洲方面的威脅消退,全球經濟成長正緩慢改善,但風險仍高且情勢極為脆弱.
IMF表示,歐元區主權債危機若再次升高,或油價因地緣政治不確定而飆升,可能再度打斷正在站穩的全球經濟,之前歐元區預算赤字問題令市場大亂.
"一股令人不安的平靜仍在持續.讓人覺得情況隨時可能再度急轉直下,"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在詳述IMF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時說.
"我們的基本預估是已開發國家將呈現低成長,尤其是歐洲,但下檔風險已經徹底顯露,"他說.
IMF上修其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從1月預估時的3.3%調高至3.5%.并將2013年成長預估從3.9%上修至4.1%.
IMF表示,雖然歐元區將小幅衰退,但在去年底今年初祭出政策行動,穩定市場后,衰退程度將沒有想像中的嚴重.
這些行動包括歐洲領導人加強財政規定、歐洲央行砸下重金入市購債、意大利、西班牙及希臘的新政府推動嚴苛預算改革、以及歐元區領袖同意擴大紓困基金.
IMF表示,與此同時,美國經濟正逐漸獲得動能,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則逐步放緩,沒有出現硬著陸.
IMF警告稱,但這些成果并不穩固.倘若歐債危機再度爆發,恐將導致風險資產遭遇普遍拋售,全球經濟成長可能在兩年時間內減少2個百分點,歐元區經濟產出下滑3.5%.
此外,油價飆漲50%將導致全球經濟產出下滑1.25%.
為確保全球經濟復蘇,IMF敦促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中央銀行準備祭出進一步的貨幣寬松舉措;各國政府盡可能地謹慎處理削減預算步伐;歐洲要考慮動用公共財政資金為銀行增資.
**歐元區搖搖欲墜,美國情勢好轉**
布蘭查德稱贊歐洲領導人在構建抵御金融風險蔓延的防火墻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單靠這些,不能解決難題."
一些國家面臨極高難度的挑戰,必須在短期內削減預算以重拾市場信心,即便這樣確實會短暫阻礙經濟成長.他們還必須為減赤敲定可信的中期計劃,并實施改革措施,以提振經濟競爭力.
布蘭查德說,市場最終以較低的利率獎勵這些國家.以疲軟的成長前景來看,目前為止所作的財政緊縮已然足夠.若經濟前景惡化,他建議不要再進一步緊縮.
歐洲銀行業者也在去貢桿化,此舉在未來兩年將使其資產負債表減少2.6萬億美元,僅今年就拖累經濟成長降低1個百分點.
IMF稱,面對這些阻力,歐元區今年可能溫和衰退,萎縮0.3%,之后在2013年錄得0.9%的增速.這樣的預期比其1月份預估2012年萎縮0.5%略有改善.
布蘭查德還指出,歐元區領導人應朝著財政聯盟采取進一步舉措,財政聯盟將降低國家風險.他建議朝發行共同主權債券努力,先從國庫券開始,他并提倡設立全歐洲的銀行存款保險機制,利用公共資金為銀行增資.
與此同時,IMF稱,美國正在靠自身的努力擺脫困境,國內形勢已取得的改善,但消費者債務、高失業率和樓市疲弱仍遏制其經濟增速.
IMF將美國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從1月時的1.8%上調至2.1%,并將2013年成長預估從2.2%微調升至2.4%.IMF還預計,今年美國失業率將維持在當前8.2%的水準,明年將略降至7.9%.
盡管形勢改善,但美國的命運仍深受歐元區形勢牽絆,若歐元區問題復發,美國經濟預估增幅可能減少1.5個百分點.
"若主權和銀行業壓力加劇造成歐元區情勢惡化,可能輕易影響美國企業界的信心,進而影響投資和需求,從而打壓經濟成長,"IMF稱.
美國自己也面臨財政挑戰,而黨派之爭延誤擬定減赤中期計劃,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如果減稅措施今年年底到期,預算削減計劃開始推行,美國將面臨財政驟然緊縮的局面.
"這一重大調整,可能會明顯影響經濟復蘇,"IMF稱.
**新興經濟體頗具韌性**
IMF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看法.維持對中國今年增長8.2%的預估不變,2013年料增長8.8%.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擴大,強勁的國內投資及消費增長,正在支撐該國的經濟成長,并抵消了出口放緩的影響.
IMF研究部副主任Joerg Decressin在新聞發布會上對上周六中國政府決定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幅度表示歡迎,并稱,人民幣匯率更具靈活性將有助調整中國經濟更朝向國內消費發展.他稱,人民幣匯率是否合理尚難確定,因為IMF正在檢討匯率估值的方法.
IMF稱,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今年整體料增長5.7%,明年料增長6%,較1月的增長5.4%和增長5.9%均有所上修.
IMF稱,這些國家的挑戰是防止過熱,同時保留財政及貨幣刺激政策空間,以備萬一遭到歐元區危機或高油價影響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