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r9n3r"><span id="r9n3r"><th id="r9n3r"></th></span></form>

      <address id="r9n3r"></address>

        <noframes id="r9n3r"><noframes id="r9n3r">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化工產業> 化肥> 老楊侃市場

        尿素重提出口 操作仍需謹慎

        • 2012-7-10 9:33:45
        • 來源:
        • 作者:楊盧義
        • 字號:
        導讀: 我國2012年的尿素出口的淡季關稅期定在了7-10月,但自從進入7月以來,業內對于尿素出口的話題并沒有過多的討論。以至于很多朋友對此迷惑不解,為什么到了低關稅期,反而對出口只字不提了呢。
        關鍵字: 尿素 尿素分析

        我國2012年的尿素出口的淡季關稅期定在了7-10月,但自從進入7月以來,業內對于尿素出口的話題并沒有過多的討論。以至于很多朋友對此迷惑不解,為什么到了低關稅期,反而對出口只字不提了呢。答案很簡單,就是貿易商沒看到利潤。確實,國內尿素價格從6月起開始下滑,截止月底,山東、河北等地尿素企業出廠價勉強維持在2050-2100元/噸,跌幅高達300-350元/噸之多。與此同時,國際尿素市場也沒能逃過“崩盤”厄運。各出口國紛紛下調離岸報價,最低只有360美元/噸。通過對比不難看出:即便國內尿素出廠價跌破2000元/噸,也難做到360美元/噸的離岸價。因此,出口話題自然也就在圈內銷聲匿跡了。

         

        不過,從上周國際尿素行情走勢來看,價格帶有觸底跡象。印度、東南亞等國放出了三季度的尿素采購計劃,新一輪招標眼看就是開始了。此次傳言印度需求量較大,且因近期國際經濟大環境不佳,以至于庫存量極其有限,此番很可能出現集中采購的情況。就在上周末,國內尿素企業以及經銷商明顯感到出口詢單量開始增多。據了解,國際貿易商已給出超過400美元的離岸價。而且從山東個別企業的集港行為也能看出,業內對后期出口報有一定的期待感。

         

        當看到大家對尿素出口態度的快速轉變,筆者不免有不安感。擔心朋友們對此次出口預期過分樂觀,而忽略了其中的風險。客觀而言,國際尿素市場采購旺季確實在三季度,只是如果國際經濟大環境依然不佳,仍屬于能源過剩階段,尿素漲價幅度較為有限。保守估計此輪招標價會在420美元左右。按照中國淡季尿素出口關稅=(1.07*fob-2100)/(fob+2100)的公式計算,400美元/噸離岸價對應的出廠價為2060-2080元/噸;420美元/噸的離岸價對應的出廠價為2120-2140元/噸。如果離岸價有幸提高到480美元,出廠價可以達到2300元以上。但從客觀角度來看,中國尿素出口免不了要和尤日內以及中東進行價格競爭,加之國內企業大多存在內銷壓力,出口只是為了消化庫存,本身就失去了定價權。試問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尿素離岸價又能達到多少呢?

         

        2012年尿素離岸價與出廠價對比表

        離岸價

        匯率

        稅率

        去稅價

        運輸及港雜

        出廠價

        400

        6.3

        12.91%

        2232

        150

        2082

        420

        15.41%

        2293

        2143

        440

        17.78%

        2354

        2204

        460

        20.03%

        2414

        2264

        480

        22.16%

        2475

        2325

        (來源:中華商務網)

         

        據了解,本周已有部分尿素企業開始集港。港口送到價為2180元/噸,核算出廠價僅在2080元/噸左右。借助即將到來的出口利好,國內尿素跌價行情也會暫告一段落。于是,部分經銷商認為到了“抄底”的時候。而筆者卻認為此時采購尿素僅適合進行短線操作,如果是長期備貨還為時過早?紤]到尿素成本下降以及上半年產能過剩兩點,即便是2100元/噸的出廠價還是有些偏高,況且尿素出口存在價格競爭并且有可能受到政策約束。因此,我們有理由謹慎看待此番出口給國內市場帶來的反彈行情。

         

        (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中華商務網 楊盧義

        (責任編輯:00621)
        【免責聲明】
        中華商務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推薦資訊
        每日聚焦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化工產業頻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膠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
        亚洲一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