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r9n3r"><span id="r9n3r"><th id="r9n3r"></th></span></form>

      <address id="r9n3r"></address>

        <noframes id="r9n3r"><noframes id="r9n3r">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化工產業> 化肥> 推薦資訊

        大國有糧商上演并購大戰 中糧或將并購華糧

        • 2012-4-23 10:10:44
        • 來源:轉載
        • 作者:
        • 字號:
        導讀: 接近國資委的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繼4月10日公布正式接管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公司(華糧集團)之后,國資委要求華糧集團盡快理順內部管理,然后安排中糧或中儲糧對華糧進行并購或整合……
        關鍵字: 糧商 中糧 華糧

        三大國有糧商之間的并購戰一觸即發。

        接近國資委的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繼4月10日公布正式接管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公司(華糧集團)之后,國資委要求華糧集團盡快理順內部管理,然后安排中糧或中儲糧對華糧進行并購或整合。

        該知情人士更進一步的說法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糧并購華糧的可能性較大,主要是因為華糧集團2006年成立以來連年虧損,負債沉重,財政部和國資委都看好中糧的資金實力,由中糧來出面實施并購,屬于商業化運作項目,不需要國家花太多的錢;而中儲糧作為政策性央企,參與并購或整合華糧,將主要依靠國家財政。

        2009年甚至更早,中糧高層就存并購華糧之意,但當時有中儲糧競爭,中糧的意圖未獲得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支持,近兩年中儲糧在糧食收儲特別是在資金管理中暴露出諸多問題,使得中儲糧在爭取并購華糧中顯得底氣不足。

        華糧內部管理高層也希望由中糧來并購華糧,據中國糧食協會一位負責人透露,中糧實施的薪酬管理是典型的“金字塔”結構,如果加入中糧高層管理隊伍,獲得的工資高、各種獎金也高,而中儲糧受“政策性央企”的局限,進入管理高層獲得的薪酬遠不及在中糧,還要更多地接受國家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上述知情人士稱,國資委計劃盡快將重組華糧的方案上報國務院,并在年內推動對華糧進行重組。

        重組華糧

        有關中糧、中儲糧競爭并購華糧的說法由來已久。2009年,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曾對此有過回應稱,中糧和中儲糧都有意并購華糧集團,但華糧對外的反應是很自信,似乎“并購華糧”只是停留在中糧一廂情愿的層面上,再往后并購華糧就沒有了下文。

        據前述知情人士所說,由于華糧在成立后的前兩年就顯現出運營不暢,早在2008年底,國務院方面就有意讓華糧收歸國資委旗下,并由國資委安排中糧或中儲糧并購華糧。國資委當時面臨的難題,一方面是華糧虧損、負債數額較大,另一方面是華糧是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會同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糧食局“四部委局”共同管理,尚未按計劃完成股份制改造,因此國資委對單獨接管華糧并不主動。

        從2010年底開始,華糧和中糧一度曾爭取到與中儲糧共同參與托市收儲糧食的資格,但華糧卻沒有停止繼續虧損、負債的勢頭。華糧集團財務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末,華糧集團總資產是 220.89億元,總負債是187.56億元;集團營業收入是166.46億元,利潤總額、凈利潤都是負數,兩項合起來是-2.09億元。

        華糧成立時的注冊資本是47.55億元,成立之初享受到世界銀行貸款糧食流通項目約80億元的傾力支持,財政部作為貸款擔保方,再加上中央的無償配套投資,屬于國務院組建的國有控股企業。

        據前述知情人士介紹,按照原定的計劃,中央財政負責統還70%的世行貸款,但由于華糧成立之后持續虧損,負債龐大,使得中央財政對華糧運營的負擔也越來越大。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務院促成國資委今年將華糧收歸旗下。國資委也有了盡快安排有實力的糧食央企對華糧進行并購或整合的計劃。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糧食央企中有實力參與競購華糧的只有中糧和中儲糧,從資金等各項實力來說,中糧又略勝一籌。在競爭中不利于中儲糧的主要因素還有,2010年以來,中儲糧在糧食收儲管理中暴露出諸多矛盾和問題,尤其是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發生多起貪污腐敗大案,2011年河南周口市原糧庫主任席卷巨額糧補資金潛逃國外,更是讓財政部、國家糧食局等加大對中儲糧在資金管理方面的監控力度。

        對于由誰來重組華糧,目前在幾大相關部委中,只有國家發改委還是希望中儲糧出面,但由于中儲糧暴露出的一系列管理漏洞,使得中儲糧在爭取并購華糧中更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中國糧食協會一位負責人對本報稱,目前華糧管理高層也希望由中糧來實施并購華糧,與華糧中低層員工希望加入中儲糧,穩當吃緊政策飯不同,雖然加入中糧后業績考核有風險,但最近幾年中糧高層管理隊伍的工資和獎金都在節節攀升,相比較中儲糧管理層在薪酬上就差了一截。

        這意味著,中糧一旦并購華糧,華糧高層即便是去做中糧稍低級別的管理領導,也會獲得很高的薪酬。

        遺留問題

        華糧集團是國內最大的跨區域性糧食物流企業,在全國有5個分公司,在中國糧食主產區東北,該集團旗下的北良公司管理的大連北良港是亞洲最大的散糧碼頭,有近150萬噸糧食筒倉群、2400輛散糧自備車和集裝箱設備,鐵路專用線長度達14.4萬米。

        華糧集團在成立初期就受到行業專家的質疑。早在1998年,國務院頒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政企不分是國有糧食系統的最大弊端,明確要把政企分開作為新一輪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首要內容,提出要把國有糧食企業辦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實體”,F在回頭看,成立華糧明顯有悖于1998年提出的“糧改”初衷。

        據前述知情人士介紹,在華糧2006年注冊成立之初,財政部就為其劃撥了2億元的“開辦費”,華糧集團的領導班子是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糧食局分別委派。

        華糧集團網站上對核心領導層的簡歷顯示:華糧集團總經理王?≈笆呛邶埥〖Z食局局長、黨組書記,其他四位副總經理之前分別為——李敏也是大連市委組織部部長、鄭少鎖是財政部副巡視員、任智是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副巡視員、傅新民是國家糧食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華糧集團之所以一直運營不暢、連年虧損,并一直延續至今都沒能按計劃完成股份制改造,以至于由國務院督促國資委接手華糧后進行改造、重組,與其他相關部門過多插手華糧的管理經營有關。

        對于華糧在下一步重組中的難題,前述知情人士表示,華糧在東北等地建有大量的糧庫,與地方政府在投入上有較為復雜的利益關系,國資委要求華糧集團盡快理順管理,其中就是希望處理好中央與地方上的利益分割,之后再安排中糧對華糧進行并購或整合。

        而對于中糧來說,除了華糧現在具備的龐大物流體系,華糧所享有的糧食購銷、糧食進出口等多種稅收減免優惠政策,享受的政策性業務自用房產、土地,可以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及鐵道部直接受理華糧集團的運輸計劃等等,都是中糧在完成對華糧并購后可以獲得的好處。

         

        (責任編輯:00941)
        【免責聲明】
        中華商務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推薦資訊
        每日聚焦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化工產業頻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膠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
        亚洲一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