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報道,如果你在探尋亞洲原油(101.92, 0.22, 0.22%)價格為什么沒有下跌,就會發現完全是因為中國在補充庫存。
中國4月原油日進口量達創紀錄的每日678萬桶,讓人覺得石油需求將驟增,但事實是,其中近50萬桶都被放進了庫存。
當局并未正式公布何時建立原油戰略儲備,但航運和其它數據顯示,天津和黃島儲備基地的新設施已開始投入使用。
2014年前四個月,中國原油日進口量平均達624萬桶,增長約11.5%。
第一季國內石油日產量為416萬桶左右。
假設4月國內原油產量基本保持穩定,那么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每日可用石油總量約達1,040萬桶。
然第一季表觀石油需求(原油加工量加上油品凈進口量)為每日996萬桶,較2013年同期減少了0.6%。
假設4月表觀石油需求持穩,這意味著可供使用的原油和消耗的原油之間的落差約為每日44萬桶。
這是可能流入了石油庫存的數量。
不過,并非都是流入戰略儲備,因為有兩個新的煉油廠啟用,合計產能為每日44萬桶。
從煉油廠運作的庫存量約為21天來看,這兩家新廠完全備貨需要約920萬桶的原油。
假設這些庫存是在今年前四個月建立起來,那么商業庫存的積累可能在進口原油中占了每日7.7萬桶。
這樣仍然有大約36.3萬桶/日原油可能已流入戰略儲備中。
這意味著今年前四個月流入中國戰略儲備的原油總計約為4,350萬桶。
巴克萊資本5月8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今年可能一共加滿5,800萬桶的原油戰略儲備。
**還將補充更多庫存**
盡管上述計算并不確切,但也的確暗示出,中國在完成今年戰略儲備需求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
然而,它也意味著仍需存儲大約1,500萬桶石油。這可能有助于中國在未來幾個月保持原油進口的旺盛勢頭。
中國是今年迄今亞洲流入原油出現增長的主要原因。
湯森路透OilAnalytics編制的數據顯示,該地區2014年1-4月進口約3.252億噸原油,與上年同期的3.244億噸相比變動甚微。
2014年頭四個月,流向中國商業和戰略庫存的原油可能最多達720萬噸,意味著不計這部分原油,亞洲原油需求實際上可能下滑約1.9%。
如果情況確實如此,那么可以預計油價將承壓,尤其是考慮到中東主要產油國伊拉克和伊朗增加供應。
迪拜商業交易所指標阿曼原油5月9日收盤較今年年初水準下滑3.9%。
上述降幅略大于全球指標布蘭特原油2.6%的降幅,但布蘭特油價可能受到烏克蘭緊張情勢和利比亞供應中斷的提振。利比亞主要生產跟布蘭特原油類似的輕質原油。
中國充實庫存可能提振了需求,足以阻止售往亞洲的原油價格與該地區走軟的實際消費一道下滑。
(關鍵字:亞洲原油 原油價格 補充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