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至今,大宗商品波動劇烈,繼國際金價和銅價暴漲后,近日橡膠期貨也出現上漲。據了解,2月初天然橡膠期貨價格觸底反彈,3月19日期貨價格一度漲至15820元/噸的高位,此后價格出現下跌,直至5月初才開始止跌反彈,近期突破4月上旬的高點。截至5月28日收盤,橡膠價格報收于15175元/噸。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不僅國內橡膠價格出現上漲,境外橡膠價格也出現上漲。受橡膠主產國減產影響,日本橡膠以及馬來西亞橡膠期貨價格均出現走高。“近段時間以來,國內外產區供應不暢,進一步導致橡膠原料價格高漲。此外,下游‘以舊換新’、房地產等政策拉動需求復蘇,疊加國內社會庫存去庫順利,橡膠價格走強勢頭明顯。”光大期貨能化團隊接受采訪時表示。
拉尼娜現象襲擾膠市
長久以來,天然橡膠、鋼鐵、煤炭、石油并稱四大工業原料,廣泛用于交通、醫療和國防軍工等領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橡膠消費國和進口國,消耗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4%,對外依存度超過87%。不過,今年來由于天然橡膠產品的原材料供應緊張,以及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提振,一些期貨市場的交易員對橡膠走勢較為樂觀。
“從海外橡膠主產國來看,橡膠減產自去年四季度延續至今,2024年前四個月ANRPC產量284萬噸,同比2023年前四個月296萬噸下降了4%。目前正值國內外天然橡膠開割季,在割膠季節,天然橡膠的產量容易受到高溫干旱抑或降水偏多等長時極端天氣影響。”光大期貨能化團隊接受采訪時表示。
光大期貨能化團隊表示,泰國主產區北部和東北部在5月上旬進入正常開割,南部地區五月下旬迎來開割,但降雨擾動增多,原料產出不及預期,原料價格也自5月上旬起一路上漲,半個月內煙片、杯膠等原料漲幅在7%—10%不等。從氣候變化上看,2023年5月開始的中等強度厄爾尼諾事件于2023年12月達到峰值,在2024年4—5月趨于結束。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計,2024年夏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未來可能形成的拉尼娜事件大概率為弱到中等強度。而拉尼娜可能會對東南亞主產區帶來豐富的降水,若該降水帶來的異常氣候具有持續時間長、降雨量大等特點,將再度造成境外橡膠主產區橡膠產量下滑。”光大期貨能化團隊稱。
與此同時,據了解,2024年1—4月,中國天然橡膠產量72.5萬噸,同比2023年44.4萬噸增加28.1萬噸。總體而言,2024年國內割膠進展要好于2023年,國內云南與海南地區開割時間較去年提前,去年云南地區延遲開割兩個月,使得膠水產出受阻。
從今年來看,國內開割時間相對正常,西雙版納、普洱片區3月25日左右開始割膠,海南4月中旬進入正式開割。盡管西雙版納地區出現了由于高溫干旱而二次停割的情況,但是五一節后降水充足,原料膠水緩慢增量,各地均進入正常開割。
“近期國內海南和云南產區由于降水增多影響到割膠作業,云南地區部分開割率達到六成偏上,整體膠水產出稀少,兩地的膠水價格上漲至近五年偏高位的水平,兩地價差也在不斷拉大。正常來看,今年國內橡膠產量將好于去年,全年產量預計達到85萬噸左右。”光大期貨能化團隊稱。
國信期貨分析師范春華也表示,供應端新膠上量依舊緩慢,部分區域降雨偏多,新膠上量節奏延后;疊加進口新膠到港量有限,因此短期國內新增供應依然有限,現貨市場去庫節奏延續,對膠價底部形成較強支撐。
進入5月份,西雙版納產區降雨較4月份增量明顯,5月中上旬因產區高溫狀態延續,且存在各地降雨不均情況,整體來看原料膠水供應緩慢增量;因原料價格高導致生產虧損,導致民營廠收購積極性略顯一般。5月中下旬降雨集中,影響割膠作業,膠水產出稀少。
(關鍵字:港口 輪胎 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