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間,國內鈷行業龍頭企業華友鈷業發布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5億元-18億元,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78億元-12.78億元,環比增長87.13%到144.55%。
產業一體化戰略成效顯現
資料顯示,華友鈷業成立于2002年,主要從事新能源鋰電材料和鈷、鎳新材料產品的研發制造業務。
去年以來,受鎳、鋰主要金屬市場價格出現下跌影響,華友鈷業業績承壓,但隨著公司新建產能逐漸釋放,主營產品出貨量同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長。2024年以來,公司業績拐點趨勢更加明確。
公告顯示,華友鈷業2024年二季度業績較一季度環比大幅增長,主要因為上游鎳資源開發項目逐步達產達標,公司產業一體化經營戰略成效逐步顯現。值得注意的是,華友鈷業此前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報顯示,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22億元,環比2023年第四季度增長54.69%。
項目布局多點開花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華友鈷業完成了總部在浙江、資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國、市場在全球的空間布局;打造了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印尼鎳產業、非洲資源產業以及循環產業五大事業板塊。
2003年華友鈷業進入非洲剛果(金)考察并啟動鈷銅資源開發,2006年先后投資了多個礦冶項目,在當地打造了鈷、銅礦冶一體化經營模式。2018年,華友鈷業走進印尼開展鎳鈷資源的開發,與海內外新能源鋰電產業鏈上下游知名企業一道構筑和合相生的產業生態。
截至目前,公司華越6萬噸鎳金屬量濕法冶煉項目持續穩產超產,SCM礦漿管道全線貫通;華科4.5萬噸鎳金屬量高冰鎳項目實現達產;華翔5萬噸鎳金屬量硫酸鎳項目建設穩步推進;Pomalaa濕法冶煉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有序展開;華飛年產12萬噸鎳金屬量項目也已于2024年一季度末基本實現達產,目前已經進入由建設投產向全面達產甚至超產的轉變。
華友鈷業表示,作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華飛項目的建成投產,對支撐公司一體化發展格局,對全球鎳行業格局產生劃時代的意義,也有望成為華友鈷業新一輪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關鍵字:華友鈷業 鈷行業 鋰電材料 鈷 銅礦 鎳金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