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r9n3r"><span id="r9n3r"><th id="r9n3r"></th></span></form>

      <address id="r9n3r"></address>

        <noframes id="r9n3r"><noframes id="r9n3r">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冶金原料> 鐵合金> 推薦資訊

        大宗商品集體回落 哪些產品價格跌幅最大?

        2021-12-3 8:05:26來源:界面網作者:
        • 導讀:
        • 四季度以來,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整體回落。
        • 關鍵字:
        • 大宗商品 有色金屬 鋼材 動力煤 煉焦煤 焦炭

        四季度以來,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整體回落。

        生意社數據顯示,截至12月1日,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為1131點,較今年最高位1343點,已下降15.78%。

        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共因,包括原材料價格降低、需求偏弱等,也有些產品受保供穩價政策、通脹預期等個性因素影響。

        化工產品價格大幅回調

        根據生意社數據,11月跌幅最大的大宗商品為化工板塊中的三氯甲烷,價格從月初的6200元/噸,跌至月末的3100元/噸,跌幅達50%。

        三氯甲烷是制冷劑的原材料之一。生意社稱,冬季來臨,下游空調需求進入淡季。同時,原材料價格走低,成本面支撐坍塌利空三氯甲烷。

        此外,化工板塊中的異丁醛、甲酸、片堿、燒堿和有機硅DMC等產品,月跌幅均在30%以上。

        其中,有機硅DMC價格較年內高位幾乎腰斬。有機硅DMC主要用于生產功能性硅烷,硅橡膠、硅油及硅樹脂四大有機硅材料。由于有機硅材料擁有耐高溫、耐壓縮、耐輻射等性能,其終端可被廣泛應用于5G、芯片半導體、新能源車和醫療衛生行業等新興產業。

        今年來,受原材料金屬硅及甲醇等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有機硅DMC價格從1.56萬元/噸一度上漲至6.3萬元/噸。

        近期因下游成本轉嫁不暢,疊加原材料回落等因素影響,有機硅DMC市場參考均價在3.15萬元/噸左右,價格較年內高位下跌一半。

        化工產品價格大幅回調,主要和石油、煤炭和液化天然氣(LNG)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有關。

        截至11月底,美國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報66.18美元/桶,下跌5.39%,月跌幅為19.3%;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報69.23美元/桶,下跌5.45%,月跌幅為15.7%,均創下去年3月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

        生意社報道稱,原油價格下跌,主要原因包括歐洲疫情爆發引發投資者對需求前景的擔憂;美國為應對國內通脹,致力于打壓油價;以及近期出現的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引發市場恐慌情緒,市場對未來需求復蘇的擔憂加劇,油價跟隨全球股市下挫。

        近期國內LNG行情整體也偏弱運行。11月底,國內液化天然氣均價約為7100元/噸,較月初下跌14.22%。

        生意社分析稱,雖然LNG成本方面仍存在支撐,但市場供應日益充裕,價格逐漸走低。

        煤炭“三兄弟”大幅下跌

        自今年8月下旬起,國內動力煤期貨價格從低點的750元/噸左右一路飆升至10月中下旬的1982元/噸,創下歷史新高。

        隨后發改委多次表態,將嚴肅查處資本惡意炒作煤價行為,打擊囤積居奇。自監管政策實施以來,煤炭供應緊張局面有所緩解,產能釋放力度大幅加強,價格逐步下行。

        進入11月后,焦炭價格經歷了八輪降價,每次以200元/噸的速度下調,已從月初的4038元/噸,跌至月末的2438元/噸,約跌去四成。

        煉焦煤在供應寬松以及下游焦炭需求下滑雙重利空影響下,價格從月初的3770元/噸,下跌至月末的2581.67元/噸,下跌約三成。

        截至12月1日收盤,動力煤期貨價格為842.8元/噸,較年內高點1982元/噸,已下跌57.48%。

        中信期貨研報稱,今年煤炭緊缺以及“能耗雙控”導致高耗能商品供應受限,是最近幾個月商品價格上漲的核心驅動。隨著動力煤保供力度加強,“能耗雙控”力度的邊際減弱,部分大宗商品價格走弱。

        原材料帶動下游產品回落

        煤炭等原材料價格下跌,還帶動了鋼鐵、玻璃、水泥等產品價格從高位回落。

        截至11底,蘭格鋼鐵全國鋼材綜合價格為5082元/噸,較上月末下跌607元,跌幅為10.7%。

        截至12月1日收盤,螺紋鋼主力期貨報收4306元/噸,較今年5月歷史新高的6208元/噸,已下跌三成。

        機構分析報告稱,除原材料成本下跌因素影響外,12月全國大部分區域進入冬季,建筑鋼材需求將逐步進入淡季,鋼鐵企業在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取暖季限產以及冬奧會環京周邊區域約束下,整體產量同比收縮。

        下游需求逐步進入淡季的還有玻璃市場。

        光大證券研報稱,受地產資金鏈緊張影響,房屋施工放緩,玻璃下游貿易商和加工商整體處于去庫階段。

        生意社數據顯示,11月初,國內玻璃價格均價為30.82元/平方米,月末均價為24.73元/平方米,月內價格下調近兩成。

        方正中期研報認為,雖然房地產調控邊際趨于穩定,但竣工端對于玻璃的需求終究會來。此外,碳達峰碳中和時代,城市更新需求無論從需求量還是從持續性來說都將成為玻璃需求新的增長點。從長期來看,玻璃需求或將迎來新一輪釋放。

        日前,水泥價格下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據中國水泥網消息,近期國內多地水泥價格繼續下跌,累計跌價最高達100元/噸以上。

        這一方面是因煤炭價格出現下降,電力供應得到一定緩解,水泥生產逐步恢復,產量提升;另一方面是同期基建回款難,開工仍維持較低水平,水泥需求支撐不足。

        有色金屬進入下行通道

        近期,有色金屬產品價格也步入了下行通道。

        截至12月2日早市收盤,滬銅期貨價格為6.91萬元/噸,較今年高點7.83萬元/噸,下跌11.75%;滬鋁價格為1.89萬元/噸,較今年高點2.48萬元/噸,下跌23.79%;滬鋅價格為2.31萬元/噸,較今年高點2.77萬元/噸,下跌16.6%。

        國盛證券研報稱,今年上半年,受通脹預期等因素影響,銅等有色金屬價格不斷上行,下半年流動性預期見頂,通脹仍處于高位,美聯儲貨幣政策逐步收縮,整體利空銅價等。

        此外,為改善國內制造業企業經營壓力,年內國家曾多次拋儲,調整供需平衡以調控有色金屬價格。今年國儲局曾四次拋儲,共釋放了11萬噸銅儲量、18萬噸鋅儲量和28萬噸鋁儲量。

        據FX168財經報社北美消息,美國銀行全球大宗商品和衍生品研究主管弗朗西斯科·布蘭奇(Francisco Blanch)近日預測,受全球通脹壓力、制造業增長等因素影響,明年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將有所上漲。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也持相同觀點。胡一帆在近日“2022年全球及中國市場的挑戰與機遇”主題的媒體分享會上公開表示,瑞銀預計明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和能源股將會繼續存在上升空間。

        胡一帆認為,目前海外的能源供給還是存在缺口。其預計明年一季度油價有望升至90美元/桶,之后價格將會趨穩。

        (關鍵字:大宗商品 有色金屬 鋼材 動力煤 煉焦煤 焦炭)

        (責任編輯:00768)
        推薦資訊
        日評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冶金原料產業頻道: 爐料 | 鐵合金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340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惠河南街1091號中商聯大廈 郵編:100124
        客服熱線:4009008281
        亚洲一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