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r9n3r"><span id="r9n3r"><th id="r9n3r"></th></span></form>

      <address id="r9n3r"></address>

        <noframes id="r9n3r"><noframes id="r9n3r">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鋼鐵產業> 不銹鋼> 下游動態> 汽車

        路虎勝訴的背后,藏著中國汽車行業的新動向

        2019-5-6 8:22:14來源:中商網撰寫作者:吳海迪
        • 導讀:
        • 路虎勝訴的背后,藏著中國汽車行業的新動向
        • 關鍵字:
        • 路虎勝訴的背后,藏著中國汽車行業的新動向

        這是全世界汽車業的“第一次”——路虎

        這句評論是捷豹路虎官方在陸風侵權案勝訴后的第一時間發表的。的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外資企業控告自主品牌外形侵權勝訴的案例。路虎為期3年的維權之路也終于畫上了一個句號。政府相關部門由中國企業的“保護傘”逐漸變成一視同仁的裁決者,其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引人深思。

        路虎的三年維權之路

        在豪華SUV領域,路虎攬勝極光真的可以說是一款劃時代的產品。自2011年引入國內,憑借時尚潮流的設計和雙色車身,迅速火爆全球市場。

        人紅是非多,它潮流的外觀設計引來了不少模仿者,在2015年陸風推出了全新車型X7,在外形上幾乎是照搬了路虎極光。

        于是在2016年,捷豹路虎就一紙訴狀控告陸風X7車型在外觀上直接抄襲了路虎攬勝極光。當時此事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外媒也對這一案件進行跟進報道。不過在2016年和2017年的連續訴訟中,捷豹路虎均未能勝訴。

        當時一直有一個傳言,陸風X7申請的外觀專利早于路虎極光在國內申請專利的時間,路虎只能吃啞巴虧。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信息顯示,路虎攬勝極光的外觀專利比陸風X7要早得多。

        2018年,捷豹路虎并未因此放棄維權,隨后捷豹路虎繼續發起二審請求,二審判決中法院最終認定陸風X7的外觀專利和路虎攬勝極光外觀設計的差異“未達到具有明顯區別”的程度,不符合專利認定條件,糾正了此前的判決。最終的法院駁回了江鈴陸風的訴訟,捷豹路虎在專利糾紛中最終獲勝。

        在外觀專利糾紛獲勝后,路虎繼續向法院申請了后續的維權和索賠。最終,在3月23日法院裁定江鈴陸風汽車公司生產的陸風E32型越野車(即陸風X7)在外觀上直接抄襲了路虎攬勝Evoque(攬勝極光)的五項特有設計,其中包括車體、車頂線條、車窗、頭燈設計和側面造型,對消費者構成了誤導,同時也侵害了捷豹路虎公司的利益。綜上,陸風汽車公司應該立即停止陸風X7車型的生產、銷售和營銷推廣活動,同時對捷豹路虎進行賠償。

        陸風X7其實對極光的銷量影響是巨大的。當一個車爛大街時,人們就不會覺得它有多高檔,這似乎是一個定律。但這次爛大街的并不是路虎,而是陸風,它以和極光相同的外觀和極低的售價在當時換來了不錯的銷量。本來“高大上”的路虎極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直線下降。到了今年,路虎極光的月銷量也不到300臺。當然也不能把罪過全怪罪給陸風,畢竟路虎的質量和可靠性仍然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這個我們本次就不展開細說。

        從次車的判決,我們可以看出不少國家對汽車行業釋放出的信號。

        打壓“逆向研發”,鼓勵自主創新

        中國正在經歷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制造業也正在努力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轉變。在這個大背景下,自出創新是國家主要的鼓勵方向,曾經的山寨風將一去不復返。

        汽車行業也是一樣,“抄襲”在最初期的自主品牌多多少少都有出現過。但到了如今的一線自主品牌例如比亞迪、廣汽、吉利等廠家在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上的能力都已經進入世界前列?梢“逆向研發”也并不是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模仿秀”終將落幕。

        像目前比較火熱的電動車市場中,很多新興品牌在自主創新的能力上都有目共睹。例如蔚來在2015年至2018年間,就提交了超過320條電動車電機相關的專利申請,涵蓋電機結構、動力傳輸、冷卻以及驅動系統等。

        吉利更是在新能源方面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壁壘,經過多年高投入精心研發真正實現了100%自主研發新能源技術體系和解決方案,并獲得300多項的核心技術專利。目前吉利的新車型均有MHEV、PHEV的版本,并取得了不俗的銷量成績,開辟了一條自主創新的成功之路。

        但目前中國市場還在靠模為生的車企仍然存在,但隨著消費者的心理變化上也逐漸不再選擇這一類型的車。根據每月車型銷量榜來看,排在前列的自主品牌車型無一例外均為正向研發、自主創新的車型。而像眾泰的“皮尺”車型,基本都排在末銷量尾的位置。這場官司的勝利,意味著我國會盲目充當那些粗制濫造的“保護傘”,轉而變成自主創新的推動者。這也為目前仍在走模仿之路的眾泰等廠家敲響了警鐘。

        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公平競爭的市場

        在這之前,包括同樣曾起訴雙環外觀侵權行為的寶馬、本田狀告雙環模仿CR-V、豐田曾提起訴訟吉利侵犯商標權、通用大宇曾指控奇瑞QQ外觀侵權、福特野馬起訴四川野馬汽車等等,但最終差不多都是以外資企業敗訴或是雙方和解而告終。

        這次是中國法院首次做出有利于海外制造商、而非中國汽車制造商的裁決。在以前很多外資汽車藏家在中國往往是有苦難言,不愿意去起訴。一是因為很難打贏這個官司,二是因為弄不好還會損壞公司形象,三是甚至有可能被“倒打一耙”。

        去年國家宣布對汽車行業實行過渡式開放,按照計劃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如果說這是國家開放汽車市場的政策,那么這次的路虎事情讓我們看到的更多是國家開放汽車市場的決心。

        盡管這份正義有點兒雖遲,但對于其他外觀設計遭抄襲的車企來說,捷豹路虎的勝訴還是非常大的激勵作用的。有了這次外資車企成功的案例后,無疑會讓那些常年遭到設計侵權的車企對告贏相關企業持有樂觀前景,進而展開積極維權。畢竟更加公平的競爭,才能催生出更加繁榮的市場。

        寫在最后

        紅就是紅,黑就是黑,黑成不了紅。很明顯的抄襲,再加上專利的時間先后,陸風都無法可依,敗訴也是必然結果。只希望陸風能借此買個教訓,也為還在走模仿之路廠家敲個警鐘?傮w來說這次事件利還是大于弊的,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中國智造”,不再是皮尺部一般的“逆向研發”。它是中國汽車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標志,也體現了政府開放汽車市場的決心。

        (關鍵字:路虎勝訴的背后,藏著中國汽車行業的新動向)

        (責任編輯:01202)
        推薦資訊
        中商視點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鋼鐵產業頻道: 管帶材 | 硅鋼 | 板材 | 建筑鋼材 | 涂鍍 | 不銹鋼 | 中文國際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古典家具街1616甲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4009008281
        亚洲一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