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總裁哈里斯(Dale Harris)調往分支卡拉拉礦業公司任職后,金達比金屬有限公司(ASX:GBG)繼續推進削減總部開支的各項舉措,再次引起市場對其運營困境的關注。GBG董事總經理奧奈爾(Michael O'Neill)回應稱公司發展戰略沒有變化。
鞍鋼集團提升持股比例,成為卡拉拉礦業公司控股股東后不久,金達比宣布哈里斯將調任卡拉拉礦業公司總裁,職位調整節省下的資金超過60萬澳元。據《西澳人》報,該公司昨日宣布將采取更多措施使企業管理支出合理化,削減與財務及行政管理團隊無關的職位。
消息人士統計,近幾周被削減的崗位有6-8個,該公司同時也在考慮將大部分勘探團隊成員調往卡拉拉,以承包必要的工程任務。奧奈爾否認金達比實際已進入“休眠”狀態,他稱公司正致力于推動項目建設,只是技術人員最好由卡拉拉直接雇傭。
卡拉拉項目礦石處理廠生產技術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價值1.24億澳元的投資計劃暫時難以推進,金達比前景不確定性增大。奧奈爾稱,董事會已決定運營方向變得更加清晰前,將繼續削減成本。
昨日發布的季報顯示,金達比3月底現金結余4510萬澳元。目前卡拉拉大部分貸款安排均由控股股東鞍鋼集團協助完成。如果2.3億美元的貸款額度也轉化為股權,按照現有協議,鞍鋼持股比例最高可提升至62%(詳見本網此前報道《澳洲金達比料現債務違約 大股東鞍鋼火線馳援》)。
卡拉拉項目磁鐵精礦產能僅為880萬噸銘牌產能的75%,1-3月共裝運91.1萬噸。
數據顯示,鞍鋼集團為中國第二大鋼鐵企業及最大鐵礦石生產商,于2006年與金達比達成合資關系共同開發世界級礦床卡拉拉項目?ɡV場建設歷時3年,計劃生產品位為68%的磁精礦,年產量達800萬噸。2012年11月,卡拉拉產出第一批磁鐵精礦,并于2013年1月初向中國運出首批磁精礦,為西澳歷史上首次實現磁鐵礦商業化銷售。
(關鍵字:鞍鋼 鐵礦 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