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電腦前,鞍鋼物流和銷售系統工作人員只需輕點鼠標,一批批產品的實物信息、運輸狀態以及到港、離港時間一目了然。這是大連港、鲅魚圈港、錦州港等鞍鋼啟運港管理系統上線運行以來發生的最大變化。據介紹,有了這實時更新的信息,加上電子理貨、自動配船等手段和功能的跟進,鞍鋼實現港口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雙提升,每年可降低銷售物流費用3.6億元。
啟運港口是鞍鋼產品流出的“關口”。在信息和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管理方式、電話傳真的聯絡方式,根本無法滿足產品出港的管理需求。去年以來,在鞍鋼集團信息化管理部的指導下,鞍鋼股份物流管理中心重新梳理了物流流程,與鞍信公司密切配合,在大連、錦州、鲅魚圈等鞍鋼啟運港口建立港口管理系統。該系統將產品信息、運輸狀態以及到港、離港時間等實時信息實時錄入,銷售、管理人員和有關負責人實現信息共享,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客戶信息服務水平。
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鞍鋼股份物流管理中心進一步優化系統功能,根據交易狀態實現財務自動解限,物流費用自動結算,并且具備財務發票打印功能,同時系統可以自動配船,有效避免人工配船潛在的遺漏風險,不僅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物流發運能力,也提高客戶資金周轉率,縮短客戶的提貨時間,實現企業和客戶的共贏。
此外,與之相配套,鞍鋼股份物流管理中心在產品入庫上,還選擇運用先進的理貨裝置,有效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如今,港口理貨人員手持電子理貨儀器,只需掃描產品上方的二維碼或一維碼,就可以將鞍鋼冷軋、熱卷、厚板等產品相關信息入庫,避免手抄錄入帶來準確性和工作效率上的弊端,實現物料當日到港當日入庫。產品信息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材質、物料號、裝載號等內容,增強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檢索性。
據了解,作為鞍鋼股份物流管理中心創新實踐成果——《港口物流信息系統》還獲得了2014年中國物流優秀信息化案例獎。
(關鍵字:鞍鋼 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