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2時,一輛披紅戴花、滿載著鋼結構件的拖車從鞍鋼建設集團營口鋼結構分公司緩緩駛出,至此,該公司承擔的澳大利亞卡拉拉鐵礦工程所需17000噸鋼結構件制作任務歷時15個月順利完成。
據悉,2007年9月,鞍鋼與金達必正式簽署了合資開發卡拉拉鐵礦的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各出資50%合建卡拉拉礦業公司,產品主要向鞍鋼銷售。目前,卡拉拉鐵礦已探得鐵礦石可開采儲量14億噸,預計總儲量超20億噸,年產鐵礦產品1000萬噸。
該項目開工以來,一直得到鞍鋼集團公司領導和澳大利亞業主的關注。此前,已經運到澳大利亞卡拉拉鐵礦工程現場的13600噸結構件,在安裝過程中螺栓穿孔率達到100%,幾何尺寸全部符合要求。
不過,鞍鋼投資的卡拉拉磁鐵礦項目也遭遇成本大幅上升、投產一再延遲的困境。2011年8月,鞍澳公司和金達必計劃按照持股比例對卡拉拉礦業公司增資6億澳元。
目前鞍鋼、武鋼、山鋼集團等一批企業在境外鐵礦資源掌控方面已取得不小進展。據冶金規劃研究院的統計,山鋼參股的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鐵礦一期工程已部分建成投產;鞍鋼澳大利亞卡拉拉鐵礦預計2012年投產;武鋼也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鐵礦資源開發布局,2012年將加大投資力度,盡快形成權益礦產能。
同時,鐵礦石供大于求的局面已初露端倪。隨著中國自產鐵礦石產能的大量釋放,以及過去兩年在海外投資權益礦產能的釋放,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有所減弱,中國鐵礦石需求的對外依存度正在下降。目前,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量達1006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