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r9n3r"><span id="r9n3r"><th id="r9n3r"></th></span></form>

      <address id="r9n3r"></address>

        <noframes id="r9n3r"><noframes id="r9n3r">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鋼鐵產業> 建筑鋼材> 行業看點

        5月銀行業中長期新增信貸近8000億

        • 2012-6-6 17:08:20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
        • 字號:
        導讀: 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穩增長在政策目標中的重要性一再提高,而穩投資則是穩增長的關鍵環節。
        關鍵字: 銀行業 5月 中長期新增信貸

        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穩增長在政策目標中的重要性一再提高,而穩投資則是穩增長的關鍵環節。

        6月5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即將公布的5月份數據開始呈現好轉趨勢,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信貸將接近8000億元。“5月末,央行加大了對商業銀行的窗口指導力度,再加上發改委對項目審批提速,多方政策共同刺激下,中長期貸款低迷局面將得到扭轉。”權威人士表示。

        業內專家認為,未來應增加基層配套投資,并且甄別推進在建續建項目;擴大民間投資領域范圍;在鼓勵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總體而言,切不能再通過大幅放松信貸來支持投資增長。

        動力

        5月新增信貸近8000億元

        銀行業金融機構5月份新增貸款開始反彈,已是業內多家研究機構的共識。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今年5月,銀行業新增信貸將接近8000億元,在央行加大了窗口調控力度和當前項目審批提速等政策環境刺激下,此后幾個月新增貸款也將有望維持在該水平。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政策調整對實體經濟信貸需求的刺激作用已開始顯現,且5月份最后一周新增貸款有非常明顯的增加,預計5月份的新增貸款將反彈至8000億元左右,接近按全年8.5萬億元基準情形和歷史平均各月分布計算的均值。

        從區域上看,東部沿海地區信貸投放量增加,此外,基建投資也逐漸成為對沖地產投資回落的主要驅動力。

        華創證券研究部副所長華中煒認為,房地產投資受調控影響下行趨勢較為明確,制造業投資受前期擴張過快和外需有限恢復的影響難以承擔扭轉趨勢的重任;而且將受益于“十二五”開局,建設項目進入投資高峰期。

        就建行5月份信貸情況來看,截至5月31日,建行當月新增信貸為744億元,據知情人士透露,該行5月20日之前的新增信貸僅100億元左右。“針對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行在月末加大了貸款投放力度。”建行內部一位中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在現有的銀行信貸審批流程下,一般月末新增貸款量都會較上旬有大幅提升,但是5月內大量的項目完成審批,這對銀行放貸有不可忽視的刺激作用。”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宗良對記者表示,“各家銀行的中長期貸款普遍在5月內有所回升,這其中大部分應投向了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能源等領域。”至于鐵路項目和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政府融資平臺項目,宗良認為,這幾類項目未來會有一定的新增貸款投放,但銀行依然會保持審慎原則,對優質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事實上,當前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均保持在3%以下的低位,這意味著銀行市場的資金流動性較為寬松。“盡管存款壓力不減,但銀行業資金量充足,放貸空間非常大,75%的存貸比監管紅線也不可能對銀行放貸能力構成制約。只是在‘信貸投放于實體經濟’這一政策導向下,銀行會對信貸項目多一分考慮和取舍。”建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四個月,銀行金融機構新增企業貸款為2.49萬億元,其中票據融資達4982億元,且呈現逐月增加,銀行依靠票據融資來帶動新增貸款的窘境一直未有改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未來有效信貸需求以及適合于長期投資項目的增加,這種局面將會改變,中長期貸款將替換之前做起來的票據從而實現增長。

        趨勢

        宏觀數據或將好轉

        雖然5月份PM I數據讓市場頗為擔憂,但有專家認為5月份其他重要數據將呈現好轉趨勢。

        高盛高華分析師宋宇認為,雖然5月份官方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制造業增速放緩,但隨著近期的政策放松開始對經濟活動產生影響,實際的制造業增速未必像5月PM I數據所顯示的那樣疲軟。工業增加值和通脹率等硬數據將是影響政策決策的更重要因素。

        對于通脹率指標,市場主流判斷在3.2%左右,較4月份的3.4%呈下降趨勢。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預期,5月份CPI同比增速約為3.2%,三季度物價有望在3%以下,下半年物價水平會在3%左右,物價下降可期。

        “5月份CPI同比增幅繼續回落到3.1%左右。主要是5月份以來尤其是下旬以來,蔬菜價格有明顯的回落,豬肉價格在5月份比較平穩有小幅回落,所以整個食品價格在5月份呈繼續回落態勢。預計6月份CPI同比可能低于3%。”交行金研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說。

        消費、投資和工業增加值等數據則有企穩趨勢。中投證券分析師邢微微表示,工業生產將回暖,這主要得益于基建投資加快造成整體投資下行趨緩,汽車銷售回升與出口開始小幅回暖。預計5、6月份工業增加值分別在10.5%與11.3%。邢微微認為,基建投資快速回升將一定程度抵消房地產投資下滑影響,預計整體固定資產投資維持在20%的增速;考慮汽車銷售去年基數較低及重點城市住房成交量明顯回升,消費將有所改善,預計5月為14.8%。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判斷,國內投資需求可能已經企穩。隨著政府加快現有項目的投資建設,預計基礎設施投資可能更加明顯地反彈。由于去庫存仍在繼續,制造業投資可能會繼續放緩。預計房地產銷售環比好轉,同比降幅收窄至5%左右。受保障房投資拉動,房地產投資可能也已企穩。預計1至5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20%左右。

        “從沿海情況看,5至6月已出現小幅回升,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果顯現,維持一季度經濟環比見底、二季度同比見底的觀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判斷。

        交通銀行判斷,在近期政府持續出臺的一些穩定增長的政策作用下,下半年經濟軟著陸依然可期。“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繼續實施,基建、環保、高端技術等相關項目獲批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穩中偏松,新增信貸規模有所擴大,貨幣供應增速適當加快?傮w而言,穩增長的政策空間依然存在,預計全年G D P增速有可能保持在8.5%左右。”唐建偉表示,今年可能是經濟增長動力趨緩的轉折年,在關注短期增長時還應高度重視如何逐步改善經濟增長質量的問題、合理調配長期與短期增長之間的關系。

        契機

        投資結構將進一步優化

        根據招商證券判斷,5月就業指數50.5%,依然維持在臨界值之上,表明盡管經濟形勢依然未有好轉,但就業情況保持穩定增長。就業形勢穩定意味著政府不會推出大規模的刺激政策。因此,取向穩增長的經濟政策仍將以預調微調為主。

        多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認為,大規模信貸放松和降息等預期基本上不太可能。日前,中行行長李禮輝和工行董事長姜建清也都表示今年的信貸將保持均衡增長,并無大幅放松貸款的計劃。并且當前,銀行業資金充足,放貸空間非常大。

        “投資是未來中長期我國經濟增長主動力,穩增長已不能依賴消費和出口。”華中煒表示“未來中長期的增長動力依舊需要靠產業結構和技術的不斷升級以及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目前,整體基礎設施投資仍處于較低水平,尤其是鐵路、公路投資為負增長態勢,未來這些項目有較大的回升空間。”

        然而,多家銀行業人士認為,當前上千個項目投資空間打開,為銀行進一步優化貸款結構提供了契機。

        截至5月31日,國家發改委共審批通過1271個項目,且審批項目投資總額達2240億元。中金公司在近期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發改委完成審批的項目中,除了海外和以工代賑項目外,公用事業行業項目占比高達78.8%,信息服務占比11.3%。其中,公用事業板塊中風電項目占比為42.3%;水電項目占比28.8%。市場普遍預計,未來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需求量將大幅增加。

        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近期發布的《關于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與政策建議》研究報告認為,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期以后潛在生產率有所下降,前期支持中國經濟增長的一些因素,現在已經逐步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因素:全球化紅利透支,外需無法繼續為中國出口提供充足動力;人口紅利漸失,我國經濟進入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階段;環境約束強化,我國不能再以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破壞為代價追求粗放型經濟增長。

        因此“在穩投資的同時應該把握五個原則:增加基層配套投資;甄別推進在建續建項目;擴大民間投資領域范圍;在鼓勵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不能再通過大幅放松信貸來支持投資增長。”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指出。

         

        (責任編輯:01006)
        【免責聲明】
        中華商務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信息導航
        鋼廠列表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鋼鐵產業頻道: 管帶材 | 硅鋼 | 板材 | 建筑鋼材 | 涂鍍 | 不銹鋼 | 中文國際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
        亚洲一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