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耗能大戶,空調的節能補貼細則昨日率先出臺,變頻空調首次被納入補貼范疇中。值得注意的是,與2009年出臺的節能惠民工程的補貼辦法不同,此次補貼首次硬性規定申請補貼的企業年推廣節能空調量必須不少于10萬臺。業內專家對此評價說,此舉是為了督促企業改變內部產品的結構比例,但這一硬性指標會導致至少有15%的企業不能享受補貼。“對于整個市場而言,節能空調比例越高的大型企業受益越多,將使空調行業的馬太效應更加明顯。”
昨日,高效節能房間空氣調節器惠民工程推廣實施細則出臺。細則顯示,補貼政策的執行時間為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在此時間段內,家用空調定速產品的一級及二級能效產品、變頻空調的一級及二級能效產品均可享受政策補貼。根據制冷量不同,產品享受的補貼也不一樣,其中定速空調為180元-330元/臺,變頻空調則為240元-400元/臺。
對此,美的制冷家電集團公共傳播部總監王金亮表示,此次政策最大的亮點就是將變頻產品納入補貼范疇中,這將推動整個產業推廣變頻的步伐。但奧維咨詢白電總監韓昱指出,比較來看,變頻的一級產品和二級產品之間的補貼差額在60-100元,而一二級產品的成本差額遠大于此,補貼梯度沒有拉開,并不能有效地促進一級能效產品的生產。
此次補貼細則要求享受補貼的企業的產品需在近三年內于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國家能效標識市場專項檢查中,產品無不合格。此外,和2009年補貼細則的細微差別是,當時的政策規定申請企業需要“承諾年推廣高效節能空調數量不少于10萬臺(套)”,而此次文件則明確要求企業“年推廣高效節能空調數量不少于10萬臺(套)”。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兩字之差,說明國家對于享受補貼政策的企業設定了更強硬的進入門檻。“之前的政策只是給家電企業未來的銷售推廣量提出一個預期性的要求,但最新的規定是對銷售完成情況的一個硬性要求。”
記者了解到,格力去年空調銷量3500萬臺,美的2800萬臺,二線企業海爾的銷量為600萬臺左右,格蘭仕540萬臺。即使其中高效節能空調所占比重不大,要達到10萬臺的要求也不算難。韓昱認為,對于一線企業,10萬臺的節能空調數量很容易達到,但整個空調行業能完成年銷售節能產品在10萬臺以上的品牌應該不到85%,這就意味著至少15%的空調生產企業享受不到補貼。在這種情況下,產業的分化將更加明顯,強者愈強,而弱者則面臨擠壓。
不過,王金亮認為,這一門檻還不夠高,因為只有提高了政策門檻才能更有效地督促企業加大節能產品的推廣,還能保證售后服務。
談及對企業業績的影響,家電分析師劉步塵指出,補貼對變頻空調比例大的企業的業績有很明顯的拉動作用,尤其是美的、格力這樣的龍頭企業,今年的業績也肯定會上揚。而王金亮則表示,政策對目前低迷的市場肯定是一場及時雨,但后續效果還有待觀察。“補貼是間接補給消費者,而不是裝進空調企業的腰包,對企業利潤的提升作用不大,但能對市場銷售產生刺激作用。”財政部初步預計,推廣高效節能平板電視和節能空調將拉動消費1350多億元,實現年節電約120億千瓦時,折合標準煤400萬噸。
根據同日發布的高效節能平板電視推廣實施細則,支持推廣的高效節能平板電視為能效一級的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且能效指數分別達到1.7及以上水平、1.4及以上水平,被動待機功率不大于0.5瓦。其中,液晶電視的具體補貼額度為100元-400元/臺,等離子電視為250元-400元/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