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美終于將其電商布局的資產全部羅至名下。
上周末,國美電器(00493.HK)發布公告披露,黃光裕已通過旗下的國美銳動公司(下稱“國美銳動”)斥資9009萬港元取得庫巴網和新銳美兩家家電銷售網站各40%的股權。而另外60%則由國美電器旗下全資公司北京匯海天韻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持有。
根據公告,國美在全面控股庫巴網后,又向黃光裕掌控的國美銳動轉讓了40%股權,形成國美電器控股60%,國美銳動控股40%的格局。
旗下電商雙品牌運作,一直被視為國美做大電商的障礙之一。而由國美上市部分和非上市部分共同投資的形式,將更具成本效益。
同日(5月25日),國美電器發布截至2012年3月31日的未經審核財報顯示,國美第一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5.52億元下滑87.86%。
整合電商
國美對于一季度的不佳表現已有預警。今年5月初,國美發布盈利預警,預計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幅減少,主要原因是銷售收入下滑以及電商業務虧損。
而在家電行業整體環境趨緊、營收下滑的背景下,迫使國美加大對于電商的投入。發布財報的同一天,國美發布公告稱,黃光裕已通過旗下的國美銳動公司斥資9009萬港元(約合7333萬元人民幣)購買庫巴網和新銳美兩家家電銷售網站各40%的股權。這兩家網站另外60%的股權由國美電器全資持有。同時,國美電器與庫巴及新銳美訂立協議,向兩家網站所售商品提供物流及倉儲及售后服務。
這兩家企業目前仍處虧損狀態。公告數據顯示,庫巴網去年全年虧損1.94億元,新銳美虧損1.97億元,兩家累計虧損近4億。
公告稱,過去庫巴與新銳美分別運營,各自的庫存不能共享,對客戶網上購物構成不便,對國美本身則帶來不必要的開支,有礙于國美發展電商業務及其他非傳統業務。
庫巴網CEO丁東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之前庫巴像地方分公司,而現在則成了與線下整體相對應的另一層渠道。他同時透露,庫巴正與控股大股東國美進行物流體系和供應鏈的全面對接,將分別于6月底和8月完成。而根據從3、4月份與國美推進共享庫存后的測算,庫巴的商品采購成本降低了10個百分點左右。
但是眼下,國美電商系還有一場硬仗要打。電商企業價格戰正硝煙四起,它的競爭對手蘇寧易購、京東、天貓均斥資數億鏖戰“大家電”。
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評價稱,“蘇寧為盡快確定自己行業第一陣營的地位,同時將京東拖入價格戰來打擊其提升毛利率的上市進程,而庫巴、國美網上商城則是希望用自己供應鏈優勢來打造價格優勢。”
國美系電商重新整合之后的另一個問題則是,當國美提供給庫巴與國美網上商城的資源趨于一致,左右手互搏的局面仍是國美未來面臨的一大問題。業界人士對此指出,加上國美還同時存在線上、線下業務的重疊問題,如何做好品牌定位,實現差異化協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打破限制
對于國美電器而言,黃光裕借國美銳動入股,也將規避原先品牌授權、“不競爭契約條款”對電商業務的限制,理順其全盤操作架構。
早年,國美電器與其母公司(國美電器集團之外,黃光?刂频囊唤M公司,以“國美”商標進行零售業務)約定,互不能在對方以“國美”商標經營相關產品零售業務的地區以任何形式進行零售業務。由此,國美電器旗下的庫巴及國美電器網上商城不能在母公司營業地區進行電子商務活動。
國美電器顯然要打破這樣的限制,其董事會稱就此有需要與母公司合作以締造系統效益。
它們把國美電器與母公司共同投資電商平臺視為最佳合作方式,理由是如果通過合約安排先關協議,則雙方都將涉及到復雜的行政手續,并且在認定用戶來源、厘清各自的成本、開支、收入等都很復雜,且將帶來額外成本。同時,也將為用戶帶來麻煩,如訂單內還需對國美電器及母公司的貨物分開支付等。
借助共同投資,黃光裕已同意待收購完成后,授予庫巴、新銳美就“不競爭條款”的豁免權,并給予非獨家的“國美”商標許可。
丁東華此前告訴記者,供應鏈、物流對接后的財務往來中,國美集團做統一的安排定價、核算,最后賬務在庫巴與國美各地公司之間結算。公告顯示,貨物賬期為交付后的30天,而倉儲物流服務和售后服務為年度結束后的30個營業日內。
至此,國美系電商梳理大致清晰。在此基礎上,他們打算在電商戰場與老對手蘇寧再次全面開戰。國美內部人士說,集團對電商系的要求是,今年國美電器網上商城與庫巴之和須與蘇寧易購相當。相關報道稱,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在去年底的媒體見面會上透露,2011年蘇寧易購的年銷售額是59億。